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短短幾年便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包括比亞迪、上汽、北汽、奇瑞在內的自主汽車廠商紛紛響應號召,推出自己的新能源產品。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0.2萬輛,銷售28.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3.0%和100.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9萬輛和21.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8.1%和128.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7.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1.7%和47.2%。如此增速之下,龐大的市場保有量指日可待。
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上量,其間存在的一些質量隱患也開始逐漸顯現。自去年以來,有關純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客車自燃的事故便見諸報端。記者從目前公開的資料及相關報道統計得到,僅2016年上半年曝出的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就高達十幾起。一時間,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相比“里程焦慮”,“安全焦慮”更令人擔憂,成為橫亙在行業發展面前的重要關卡。
這種“安全焦慮”背后有因行業標準模糊而導致的信任缺失,例如消費者會有“新能源汽車電池輻射是否會傷身?”等疑問;不過,最為直接的應該還是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故,特別是觸目驚心的自燃事故。那么,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的源頭何在?業界眾說紛紜,但不外乎與動力電池、配電系統、線束或用電裝置的可靠性,或充電不當等有關。
如何消除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隱患,特別是自燃隱患?答案涉及方方面面。今天,我們先從其中的一部分說起,那就是與整車安全密切相關的配電及傳導系統。
行業齊發力:建立安全可靠的配電及傳導系統
眾所周知,隨著新能源汽車車內電壓電流的升級,高電壓高電流環境下對各部件的性能要求更為苛刻。于是,建立一套安全、可靠、高效的配電及傳導系統將變得十分關鍵。
對此,TE Connectivity(TE)中國汽車事業部銷售與市場總經理李萬祥表示:“要建立一套安全可靠的配電及傳導系統,第一要務就是主機廠要清楚地掌握系統負載特性,從而合理搭建整個系統架構;其次便是考量零部件的性能和質量,在系統應用中所謂‘最好’的零部件產品,實則應該是‘最合適’的產品。
以動力蓄電池與高壓電氣系統連接為例(如下圖所示),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輛的儲能系統必須進行熱過載保護。通常會在動力電池與電氣回路之間的連接部分使用高壓保險絲和高壓接觸器,可在車輛熄火或出現故障時及時阻斷電流。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主接觸器的切斷能力和過載容限必須與保險絲特性相協調,即主接觸器和保險絲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回路保護的功能。
上一篇:
下一篇:
解決新能源汽車“安全焦慮”需從細節著手